首页 > 新闻 > 社会 >

原油价格走弱叠加地缘缓和,8月12日国内成品油调价或迎年内第四次搁浅

发布时间:2025-08-12 11:25:53来源:
2025年8月12日,国内成品油市场迎来新一轮调价窗口。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及多家能源分析机构数据,本计价周期内,受美国经济数据疲软、OPEC+增产及地缘政治缓和三重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偏弱运行,导致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在正值区间收窄至临界点。截至8月11日收盘,第10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录得0.06%,对应汽柴油上调幅度仅为5元/吨,未触及50元/吨的调价红线,预计8月12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将搁浅。

国际原油市场:三大利空压顶,油价承压下行

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市场遭遇多重利空冲击:

  1. 美国经济数据疲软:8月2日公布的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11.4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7.5万人,失业率升至4.3%,触发“萨姆规则”衰退预警。市场对能源需求前景的担忧加剧,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WTI原油期货价格单周下跌5.3%,跌破75美元/桶关口。
  2. OPEC+增产计划落地:以沙特为首的OPEC+成员国自8月起逐步退出自愿减产协议,预计四季度将增加原油供应约50万桶/日。沙特能源部官员表示,当前全球库存处于健康水平,增产旨在“满足预期的需求增长”。受此影响,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破80美元/桶,创2025年3月以来新低。
  3. 地缘政治风险缓和:美国与欧洲某国(隐去具体国名)在黑海地区的军事对峙出现缓和迹象,双方宣布重启能源合作谈判。市场对原油供应中断的担忧降温,欧洲天然气价格单日暴跌12%,进一步拖累原油市场情绪。

国内调价机制:变化率收窄至临界点

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幅度需满足“50元/吨”的涨跌阈值。本周期内,尽管初期国际原油价格因美国库存下降短暂反弹,但地缘缓和与增产预期持续施压,导致原油变化率从首个工作日的0.32%逐步收窄至0.06%。

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指出:“截至8月11日,WTI与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分别为74.28美元/桶和77.85美元/桶,较上一周期下跌3.1%。若按当前价格水平测算,下一轮调价周期(8月13日-8月26日)首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或直接转入负值区间。”

市场影响:居民物流成本暂稳,业者观望情绪升温

此次调价搁浅落地后,将成为2025年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第四次搁浅。据统计,年内已完成的15轮调价中,成品油价格呈现“6涨4跌4搁浅”格局,汽柴油累计涨幅仍维持在320元/吨和305元/吨左右。

居民出行成本: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本次搁浅后,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较年初多花费约12.5元;而物流运输方面,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38L的重型卡车为例,单辆车燃油成本较年初增加约1140元/月。

市场交易层面:山东地炼及主营炼厂出货节奏放缓,柴油批发价格较零售限价倒挂约150元/吨。金联创分析师王延婷表示:“业者对后市信心不足,多以按需采购为主,预计短期内国内汽柴油批发价格将延续弱势盘整态势。”

后市展望:供需博弈加剧,下一轮调价存下调预期

展望后市,国际原油市场供需两端均面临不确定性:

  • 供应端:OPEC+增产与美国页岩油复苏形成对冲,但伊朗核问题谈判进展或引发额外供应波动;
  • 需求端: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燃油消费增速放缓,而欧美夏季驾驶旺季接近尾声,需求旺季效应减弱。

卓创资讯模型测算显示,若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当前弱势(WTI 75美元/桶以下),下一轮调价窗口(8月26日24时)开启时,汽柴油价格下调概率较大,预计幅度在80-100元/吨之间。

结语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原油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受制于调价机制与国际市场联动,短期内或延续“小步慢调”特征。对于消费者而言,本轮搁浅虽未带来直接成本下降,但也为观察后续市场走势提供了缓冲期。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