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河南农户称 40 多年没见过这么旱的天,抗旱保秋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25-08-05 15:10:29来源:
自 7 月以来,河南大地被持续高温紧紧笼罩,全省平均气温飙升至 30.5℃,较常年同期异常偏高 3.2℃,创下了 64 年来的新高。与此同时,降水严重不足,驻马店、周口、商丘、信阳等地部分站点连续超过 30 天不见有效降雨的踪影,旱情迅速蔓延,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少农户直呼 “40 多年没见过这么旱的天”。
在驻马店汝南县的一处农田里,56 岁的农户刘大叔望着自家已经泛黄打卷的玉米苗,满脸愁容。“我种了大半辈子地,像今年这么旱的情况真是少见。从 7 月初到现在,就没下过一场透雨,玉米正是拔节抽穗的关键时候,这么旱下去,今年的收成怕是要打水漂了。” 刘大叔无奈地说,为了给庄稼 “解渴”,他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开着自家的拖拉机,拉着水泵和水管,去村里的机井排队抽水浇地。即便如此,由于水源紧张,他家的几亩地一周也只能浇上一次水,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
类似的情况在周口市太康县也十分普遍。农户李大哥家种了 10 亩花生,如今花生正处于开花下针的重要阶段,然而持续的干旱让花生的生长受到了极大影响。“往年这个时候,花生地里都是绿油油的,今年因为太旱,花生苗长得又矮又小,很多花都没开就干枯了,果针也很难扎到土里。” 李大哥忧心忡忡地表示,为了抗旱,他不仅购买了新的灌溉设备,还额外打了一口应急井,但高昂的电费和设备投入让他倍感压力。“现在每浇一次地,光电费就得好几百块,再加上设备钱,已经花了不少钱了,真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办。”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河南的旱情主要集中在豫东和豫南地区,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一定规模。其中,驻马店的情况尤为严重,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 163 万亩,严重受旱面积 39.8 万亩。从气象监测数据来看,全省已有 41% 的站点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驻马店、周口和漯河局部站点更是达到了特旱级别。
面对严峻的旱情,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调度抗旱保秋工作。省农业农村、财政等多部门紧急会商研判,迅速行动,安排下达 2000 万元抗旱资金,并现金预拨中央 5000 万元抗旱资金和 1 亿元 “一喷多促” 资金,全力支持重点地区开展抗旱保秋工作。周口市、驻马店市也分别安排下拨抗旱资金 2000 万元、900 万元,用于应急打井、机井维修、调水引水以及设备购置等方面。
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统筹全省 115 万眼机井,持续加强机井检修工作,确保群众能够顺利浇灌农田。针对部分地区机井不足、群众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周口、驻马店两市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紧急打应急井 1.29 万眼,同时充分发挥沟渠连通成果,组织水泵抽引河水,进一步挖掘浇灌潜力。水利部门也组织水库开闸放水,累计调水 9.49 亿立方米,为缓解旱情提供了有力支持。
尽管各方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抗旱措施,但农户们仍盼望着能有一场及时雨来缓解旱情。“虽说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帮忙想办法,但这天气要是再这么旱下去,就算有再多的水,也很难满足这么多庄稼的需求。还是希望老天爷能早点下一场透雨,救救我们的庄稼。” 刘大叔满怀期待地说。
据气象部门预报,8 月 6 日至 7 日,河南大部将迎来一次阵雨、雷阵雨天气过程,但雨量分布不均,能否有效缓解当前严重的旱情仍有待观察。在这场与旱情的较量中,河南正全力以赴,一方面持续加大抗旱力度,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对旱涝急转的准备,力争将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秋粮丰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