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高温天南北 “换班”,立秋后天气格局生变​

发布时间:2025-08-05 14:58:34来源:
立秋已至,我国天气格局正经历显著变化,高温区域也随之 “乾坤大挪移”。随着北方雨带南落,长江以北多地纷纷摆脱高温的 “炙烤”,特别是从陕西至河南一带,此前旷日持久的高温天气终于画上句号;而在华南地区,降雨减弱后,高温天气正悄然发展、逐渐增多。
在北方,过去一段时间,陕西、河南等地持续遭受高温侵袭,多地气温频频突破 40℃大关,酷热难耐。长时间的高温给当地居民生活、农业生产以及能源供应等带来诸多挑战。不过,立秋过后,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北方雨带开始南落,为这些地区带来了降温降雨的福音。以陕西为例,近日多地迎来明显降水过程,气温大幅下降,最高气温从 40℃左右迅速回落至 30℃上下,民众终于告别了炎炎烈日,感受到丝丝凉意。河南的情况也类似,全省大部分地区高温消退,凉爽的天气让人们心情舒畅,街头巷尾的市民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这难得的清凉。
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南地区的高温天气却在雨后 “卷土重来”。此前,受降雨影响,华南多地气温较为凉爽。但随着降雨减弱,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西伸,掌控了华南地区的天气 “话语权”。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空气下沉增温,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烈,导致气温迅速攀升。广东、广西等地部分城市最高气温已回升至 35℃以上,街头热浪滚滚,市民们又重新开启了防暑降温模式,遮阳伞、防晒霜、冷饮等成为出行必备。
气象专家分析,这种高温天在南北 “换班” 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季节性调整所致。立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东亚夏季风开始减弱,北方地区受冷空气影响逐渐增强,雨带随之南落,高温天气得以缓解。而南方地区在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控制下,高温天气容易发展和维持。此外,海洋温度、地形地貌等因素也对南北不同的天气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北方地区而言,高温消退后,天气转凉,民众需适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同时,农业生产也迎来关键时期,雨后土壤墒情改善,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农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强田间管理。而在华南地区,高温天气回归,相关部门需提醒民众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尽量避免在午后高温时段外出,以防中暑。户外工作者要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做好防护,确保身体健康。电力部门也需密切关注用电负荷变化,保障电力供应,以应对高温天气下居民用电需求的增加。
此次高温天在南北的 “换班”,只是立秋后天气变化的一个缩影。未来,随着季节推进,我国天气还将呈现出更多复杂多变的特征,各地需持续关注天气变化,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保障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 后续天气将如何演变,本报也将持续关注。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