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被封禁网红“秀才”疑似借壳复出,平台监管与粉丝追捧引热议

发布时间:2025-08-07 10:41:52来源:
2025年8月7日,一则“网红秀才疑似借壳复出”的词条冲上社交平台文娱榜热搜,引发舆论对劣迹网红复出问题的新一轮讨论。此前因违反《抖音社区自律公约》被封禁的千万粉丝网红“秀才”,近日被曝在他人账号中频繁出镜,以“合拍”形式延续其标志性表演风格,引发网友质疑其试图绕过平台规则重返公众视野。

事件回顾:从“中老年顶流”到封禁风波

“秀才”曾以“乡村风”短视频走红网络,其标志性动作——梳精致油头、穿西装衬衫、微笑撩发并对口型唱歌——精准击中中老年女性用户群体,被网友戏称为“中老年妇女收割机”。据第三方数据平台统计,其账号粉丝中女性占比高达86.98%,年龄超50岁的用户占主流。2023年9月2日,抖音平台以违反社区自律公约为由封禁其账号,此前该账号拥有1200万粉丝,作品获赞超2亿次。

封禁原因至今未有权威定论,但媒体梳理显示,争议主要集中于三方面:

  1. 涉嫌欺诈:2023年,一名北京62岁女性实名举报秀才以“分红”为诱饵,通过线上打赏线下分红的方式骗取其51万元。当地警方调查后未发现犯罪证据,双方最终和解;
  2. 税务问题:安徽省亳州市税务局证实收到针对秀才个人所得收入申报情况的举报材料,但未公布调查结果;
  3. 低俗内容:部分视频被指涉及不良PK和户外低俗直播,但未获官方证实。

借壳复出:模糊的边界与平台的应对

8月6日,有网友发现抖音账号“王老四”连续发布多条与秀才“合拍”的视频。这些视频不仅复刻了秀才的标志性表演风格,还在配文中直接标注“秀才”标签,并回复粉丝祝福留言称“感谢支持”。截至8月7日,相关视频累计获赞超百万,其中一条发布于7月23日的视频点赞量达41.4万,转发量45.7万次。

面对舆论质疑,“王老四”账号迅速删除所有秀才出镜视频,并澄清称秀才仅为“出差来玩的朋友”,合拍内容系“搞笑短视频”。然而,这一解释未能平息争议。网友指出,该账号11条视频中10条均有秀才出镜,且评论区聚集大量原秀才粉丝,明显存在“借壳引流”嫌疑。

监管挑战:劣迹网红复出为何屡禁不止?

此次事件并非个例。2022年,国家网信办曾开展“清朗·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明确要求全面整治劣迹艺人违规复出、被封账号违规转世。然而,实际操作中,平台对“借壳复出”的界定仍存在模糊地带:

  • 身份认定难:若网红未直接使用原账号,而是通过他人账号出镜,平台需依赖人工审核与用户举报,难以实时监控;
  • 利益驱动:中老年粉丝群体的强粘性使劣迹网红仍具商业价值。以秀才为例,其粉丝曾为其单场直播打赏超万元,甚至有72岁老太驱车千里求见面;
  • 处罚力度不足:目前平台对违规账号的处罚多为封禁,但对“转世账号”缺乏跨平台联动惩戒机制。

粉丝文化:被流量裹挟的“情感狂欢”

尽管秀才被封禁,但其粉丝群体仍表现出强烈支持。在“王老四”账号评论区,不少用户留言称“终于等到你”“永远支持秀才老师”,甚至有粉丝质疑平台“打压草根网红”。这种现象折射出中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的情感缺失:

  • 情感投射:秀才通过“土味浪漫”塑造的“贴心大叔”形象,填补了部分中老年女性的情感空白;
  • 信息茧房:算法推荐机制使粉丝长期处于同质化内容环境中,加剧了对网红的依赖;
  • 代际差异:年轻用户难以理解中老年群体对网红的追捧,导致舆论场中的认知割裂。

专家呼吁:透明化调查与常态化监管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金鹏指出,破解劣迹网红复出难题需多管齐下:

  1. 权威信息发布:税务、公安等部门应尽快公布秀才案件调查结果,消除公众疑虑;
  2. 平台责任强化:要求短视频平台建立“人脸识别+行为分析”技术体系,对违规账号实施跨平台终身封禁;
  3. 用户教育引导:通过社区宣传、家庭关怀等方式,帮助中老年群体提升媒介素养,避免陷入非理性追捧。

截至发稿,抖音平台尚未对“秀才借壳复出”事件作出正式回应。这场围绕流量、监管与情感的博弈,仍在持续考验着网络空间的治理智慧。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