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女性生理期不能运动?谣言终结站:科学运动更有益健康

发布时间:2025-08-04 10:59:27来源:
“生理期千万别动,运动会加重痛经、导致经血过多”—— 这一说法在女性群体中流传甚广,让不少女性在生理期对运动望而却步。但事实上,这种将生理期与运动完全对立的观点存在误区,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不会危害健康,反而对缓解生理期不适有积极作用

谣言根源:对生理期生理变化的片面认知

部分人认为生理期运动有害,主要源于对女性生理期身体状态的误解。女性在生理期时,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盆腔处于充血状态,可能伴随腹痛、乏力等不适。但这些生理变化并非 “运动禁区” 的标志,相反,医学研究表明,适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盆腔充血带来的坠胀感,还能通过释放内啡肽(一种天然镇痛物质)减轻痛经症状。

科学依据:生理期运动的 “安全边界”

妇科专家指出,生理期运动的关键在于 **“适度” 和 “选对项目”**,需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调整:

  • 低强度运动更适宜:如散步、瑜伽、太极、慢跑等,运动时长建议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避免剧烈跳跃、长跑、负重训练等高强度运动,以防过度劳累或腹压骤增。
  • 特殊情况需暂停:若存在严重痛经、经血过多、经期延长,或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应暂停运动并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

实践案例:运动助力缓解经期不适

多位女性分享了生理期运动的体验:长期坚持经期轻度瑜伽的李女士表示,“以前痛经要靠止痛药,现在练瑜伽后,腹痛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更好”;上班族张女士则通过每天 15 分钟的快走,改善了经期水肿和乏力问题。这些案例均印证了科学运动对生理期健康的积极影响。

谣言终结:打破 “一刀切”,科学对待生理期

医学权威机构早已明确:健康女性在生理期无需完全停止运动。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生理期运动强度可较平时降低 10%-20%,重点关注身体反馈,若出现头晕、异常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

总之,“生理期不能运动” 是典型的认知误区。女性在生理期应根据自身感受,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既能避免久坐带来的不适,又能保持身体活力。打破谣言,科学对待,才能让生理期更舒适、健康。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