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榆林市中医医院“禁餐令”引争议:规培生权益保障再成焦点

发布时间:2025-08-10 10:52:29来源:
近日,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因发布通知禁止规培生、实习生及后勤保障人员进入职工餐厅就餐,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尽管医院方面迅速回应称该规定尚未实施且已决定取消,但事件暴露出的规培生待遇不公、医院管理僵化等问题,仍持续发酵。

事件回顾:一纸通知引发规培生“吃饭难”

8月8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榆林市中医医院发布《关于规培、实习及后勤保障人员就餐安排的通知》,要求自8月20日起,规培生、实习生及物业、安保等人员统一在患者餐厅就餐,禁止进入职工餐厅。该通知被指未考虑规培生实际工作安排——患者餐厅上午10:30开始供餐,而规培生因参与查房、手术协助等工作,通常11:30至12:00才能下班,赶至患者餐厅时往往只剩残羹冷炙,甚至“只能吃剩饭”。

事件曝光后,多名规培生在社交平台发声,称此类“区别对待”并非个例。有规培生透露,部分医院不仅限制就餐权限,还禁止使用医生休息室、饮水机,甚至限制电梯乘坐,将其视为“二等公民”。

医院回应:初衷为分流就餐,未实施即取消

面对舆论压力,榆林市中医医院院长杜光勇于8月9日回应称,该规定系营养膳食科为缓解职工餐厅高峰期拥堵提出的分流方案,但“仅是想法,并未实施”。他解释,职工餐厅就餐区域狭小,而患者餐厅就餐人数较少,分流目的是“让大家更快吃上饭”,且职工与患者餐厅的餐食种类、价格完全一致。

然而,这一回应未能平息争议。规培生指出,患者餐厅座位有限,工作人员会优先清理未取餐的餐盘,剩余食物质量难以保障。此外,医院在发布通知前未征求规培生意见,暴露出管理决策的“一刀切”倾向。

深层矛盾:规培生权益保障缺位

此次事件折射出规培生群体长期面临的系统性困境:

  1. 经济压力与劳动强度失衡:规培生每月薪资普遍仅2000-3000元,部分还需缴纳培训费,却承担着与正式医生相当的临床工作量。有规培生自嘲为“付费上班的廉价劳动力”。
  2. 身份歧视与尊严缺失:从就餐分区到空间使用限制,规培生被贴上“非核心成员”标签。这种“干活时是医生,吃饭时是学生”的双重标准,严重伤害其职业认同感。
  3. 管理惰性与制度漏洞:医院将规培生推向患者餐厅,却未提供错峰供餐、专用窗口等解决方案,被批“懒政思维”。此外,职工餐厅多由外包公司经营,医院或存在通过限制人数降低运营成本的动机。

法律视角:涉嫌违反《劳动法》与《规培管理办法》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医院以身份划线区别对待就餐权益,可能构成用工歧视。同时,国家卫健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培训基地需保障规培生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榆林市中医医院的做法显然与此相悖。

行业反思:如何避免“医学种子干枯在贫瘠土壤”

事件引发医疗界对规培生待遇的广泛讨论。专家指出,规培生是未来医疗体系的主力军,其尊严与需求亟待重视:

  • 完善顶层设计:卫健委应将“就餐保障”“空间使用权”等纳入规培生权益清单,明确禁止身份歧视。
  • 改革食堂运营:取消职工/患者餐厅分区,建立统一供餐体系,或通过延长供餐时间、增设规培生专用窗口等方式解决时间错位问题。
  • 加强监管与问责:对违规医院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将规培生待遇纳入医院评审考核指标。
  • 建立反馈机制:设立规培生专属诉求渠道,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避免管理决策脱离实际需求。

最新进展:卫健委介入,医院承诺整改

截至8月10日,榆林市卫健委已要求医院提交书面说明,并督促其公开整改措施。医院医政科表示,正与规培生代表协商具体安排,后续将公布落实方案。杜光勇院长承诺:“将优化就餐管理,确保所有医务人员平等享受服务。”

此次“禁餐令”风波虽暂告一段落,但它为医疗行业敲响警钟:唯有真正尊重与保障规培生的合法权益,才能避免“医学的种子干枯在贫瘠的环境中”,为行业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