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充电站大棚被吹落马路致车辆倒扣,交警辟谣“1人死亡”称仅一小孩受伤
现场直击:大棚断裂横亘马路,三车受损
据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事故现场一片狼藉:长约20米的充电站大棚被强风撕扯成两截,其中一截横跨马路中央,另一截压在倒扣的黑色小车上。黑色小车车顶严重变形,车内安全气囊弹出;另有两辆白色轿车因避让不及,分别撞上大棚残骸和路边护栏,车身均有不同程度凹陷。
“当时风特别大,雨也下得急。”现场目击者李先生回忆,16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德州突降暴雨并伴随强风,充电站大棚在狂风中剧烈摇晃后突然倒塌。他表示,黑色小车内有一名成年人和一名儿童,事故发生后,周围群众迅速拨打120和110,并尝试用雨伞为伤者遮雨。
官方辟谣:仅一小孩受伤,网传“死亡”不实
事件发酵后,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现场有人死亡并被绿布覆盖”的消息,引发公众恐慌。8月17日上午,德州交警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故调查进展:
- 人员伤亡情况:经核查,黑色小车内仅一名儿童头部受伤,已送往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其他车辆乘客均未受伤。
- 事故原因:初步判断为强对流天气导致充电站大棚固定结构失效。德州市气象台曾于16日14时43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下午到夜间降水量将达50毫米以上,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大风。
- 谣言溯源:网传“死亡”信息系目击者误将救援用的蓝色防水布当作“绿布”,且未核实现场情况即发布。警方已对相关造谣者展开调查。
充电站回应:大棚被吹跑,已暂停服务
涉事充电站位于新河东路南侧,距离事故现场约200米。17日中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充电站内8个充电桩均已断电,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残骸。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大棚是钢结构,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但昨天风太大,直接把螺栓扯断了。”他透露,充电站已暂停服务,待气象条件稳定后将修复大棚并加固设施。
法律视角:极端天气下的安全责任界定
山东齐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伟分析,此类事故的责任认定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
- 充电站运营方:若大棚设计、施工或维护存在缺陷(如固定螺栓锈蚀、材质不达标准),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 气象部门:若已提前发布预警,且运营方未采取防范措施(如临时加固、关闭充电站),则运营方责任更大。
- 车主:若因避让大棚导致次生事故,需根据具体路况和驾驶行为判断是否承担部分责任。
张伟提醒,极端天气下,公共设施运营方应加强巡查和应急预案,例如安装风速监测仪、设置警示标识等,以降低事故风险。
社会反思: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风”短板
此次事故暴露出城市基础设施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记者梳理发现,类似事件并非孤例:
- 2019年7月:德州北园早市一烧烤摊凉棚被吹上高压线,导致周边停电3小时;
- 2022年4月:宁阳县污水管网清淤作业中,3人因盲目施救中毒窒息死亡;
- 2025年3月:湖南怀化市沅陵县发生水上交通事故,致2死3伤14人失联。
“城市安全需要‘防患于未然’。”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专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各地需加强基础设施的抗灾设计,例如提高充电站大棚的抗风等级、完善排水系统、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等。
后续进展:交警呼吁公众理性看待
目前,德州交警部门已联合气象、城管等部门展开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户外广告牌、临时建筑等设施的安全状况。同时,警方提醒公众:
- 不信谣、不传谣:网络非法外之地,造谣传谣将承担法律责任;
- 极端天气谨慎出行:遇到暴雨、大风等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避开广告牌、临时建筑等危险区域;
- 及时报警求助:若发现安全隐患或发生事故,第一时间拨打110或122。
截至8月17日18时,事故路段已恢复通行,充电站大棚残骸清理工作仍在继续。这起事件再次为城市安全管理敲响警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构建更韧性、更安全的城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