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活动现场遭疯狂男粉围堵,怒斥“别碰我”引发热议
现场直击:失控粉丝突破安全距离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活动安保环节存在明显疏漏。当那英身着黑色西装礼服准备离场时,一名身穿灰色T恤的年轻男子突然冲破保安防线,手持两部手机高举拍摄。在工作人员试图阻拦时,该男子不仅未收敛,反而加速追赶那英,并在狭窄通道内将其逼至墙角。视频显示,男子曾试图将手机镜头直接怼到那英面前,甚至出现肢体接触,导致那英表情惊恐并大声呵斥。
“他像疯了一样冲过来,保安根本拦不住。”现场粉丝李女士回忆,“那姐被挤在墙角时,助理冲过去挡在中间,但那个男的还在伸手拉扯她的胳膊。”活动主办方事后发布声明承认安保措施不足,并表示已将涉事男子移交警方处理。
历史重现:那英多次遭遇粉丝越界行为
此次事件并非那英首次因粉丝失控行为陷入舆论漩涡。2011年,她在徐州演唱会现场被男粉丝突然冲上台强抱,险些跌倒;2021年,有网友曝光其在机场被偷拍,那英情急之下抬脚踢向对方,虽事后道歉但仍引发“公众人物该如何自卫”的讨论;2024年6月,她在《歌手2024》录制后返回酒店时,因躲避私生粉追拍不慎摔倒,膝盖受伤的照片在网络流传。
“从强抱到强拍,十年间粉丝越界行为愈演愈烈。”娱乐评论人周雪分析指出,“部分粉丝将‘接近偶像’等同于‘爱的表达’,甚至通过制造肢体接触博取关注,这种扭曲的追星文化亟待整治。”
行业反思:明星安全与粉丝文化的边界何在?
事件发酵后,#那英被挤角落#话题阅读量突破8亿次,网友观点呈现两极分化。部分人认为那英反应过激:“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更包容粉丝”;但更多声音支持其正当防卫:“57岁的人被推搡,换谁都会害怕”“私生粉不是粉丝,是流氓”。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若涉事男子的行为被认定为“以其他方法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那英有权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深层追问:谁在纵容“失控的狂热”?
事件背后折射出娱乐产业的多重矛盾。一方面,部分活动主办方为制造话题,默许粉丝近距离接触明星;另一方面,社交媒体时代,“与偶像同框”成为流量密码,催生代拍、私生粉等灰色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国范围内明星遭遇粉丝越界事件超200起,其中涉及肢体接触的占比达37%。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合力。”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金鹏建议,“明星团队应加强安保培训,主办方需完善应急预案,而平台方也需对传播越界行为的账号进行限流处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粉丝建立‘距离产生美’的理性追星观。”
那英回应:希望爱能保持尊重
截至发稿前,那英通过工作室发布声明,感谢粉丝关心并呼吁理性追星:“我理解大家想表达喜爱的心情,但安全距离是对彼此最基本的尊重。希望未来的相遇,都能在温暖有序的氛围中进行。”
这场风波或许终将平息,但它留下的问号仍需整个行业共同解答:当追星失去边界,爱是否已异化为伤害?在流量至上的娱乐生态中,如何守护那份纯粹的欣赏与尊重?答案,或许藏在每一次对规则的坚守里。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